收藏本站   设为首页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人文随州 > 随州文学

明玉珍故居纪念馆

时间:2012-09-29 10:57:26  来源:编钟之声报 随州都市网  作者:

       大夏皇帝明玉珍真正住过的房屋,因年代久远,早被岁月风雨淹没。眼前建筑的规模及样式是根据史籍资料,民间记忆,在原址上重建的。三进两院加厢房回廊的格局,是随州地区古建筑的典型风格。建筑总面积1400平方米。
       明玉珍故居纪念馆,不是面面俱到的生平纪念馆,也不是追悼祭祀的祠堂,它立体再现的是随州地区曾经拥有过的一种生活方式,是随州传统文化的经典浓缩,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与历史研究价值,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随州的一个极富特色的文化景观。走进明玉珍故居纪念馆,意在让您了解随州,了解培育出帝王的生活方式,了解平民天子道德理想的根源--随州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       门前环境:“银杏镇宅旺香火,丹桂当门示家风。”大门口的这副对联,不仅是门前环境的写照,还反应了地方风俗和这个家族的高贵气质。房前屋后栽银杏树镇村,镇宅,在随南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。周礼分礼时规定:每25户为一社,各社在村头栽所宜之木作为本社的标识。当年随南地区的村社栽的就是银杏树。时间久了,民间演义使银杏树有了神灵,成了镇村之树,镇宅之树。门前这棵丹桂,传说是明玉珍当年亲手所栽。树龄670多年了,枝叶仍然繁茂常青,年产桂花100多斤。采这棵树上的桂花,不必用棍子打,只要在树冠下燃几柱香,烟熏花落。传说此桂有灵,香烟通天。明玉珍在天之灵,见到家乡香烟便会仙游故里,亲吻曾经养育过他的土地,荫护他的子民。
       槽屋:槽屋,又叫迎宾厅。槽屋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:一是进深浅,空间狭仄如槽,而名槽屋;二是一般农户多在此屋整米、磨面、酿酒等加工食品,有作坊的功能,所以称槽屋。对于大户人家这里的功能是接客迎宾,所以叫迎宾厅。平时大门是关着得,家人进出走两边侧门,只有尊贵客人来了,主人才打开大门迎宾,贵宾进入客厅后,这里便成了招待贵宾的轿夫等随从的场所。通过“蓬荜生辉”的匾额和“宅安因乡邻和睦,家和缘亲朋熏陶”的对联,可以看到主人对亲朋的抬举,乡邻的感谢,反映了这个家族的低调、谦和、善良。
       厅屋:厅屋,又叫客厅,是家庭用来招待客人的场所,是贵宾的第一落座处。香案上的钟、瓶、镜,寓意终身平静。是主人的希望,也是对客人祝愿。愿大家心田淡定,终生平安幸福。空中的四支吊灯,只有在重大节日、喜庆活动和贵宾光临时,才点燃高挂,寓意吉利祥和,幸福圆满。
       堂号匾:“青山闲云”。两副抱柱联:“孔丘青山拜李耳两袖清风话论语,伯阳茅庵待仲尼一壶香茗说道德。”“胜友如云赏美景同望南山,高朋满座行酒令共诵兰亭。”可以从中看到君子之交的高尚情操。第一副抱柱联来自当地的一个民间故事:传说老子当年隐居在青林山下,孔子来向他请教,老子用门前银杏树的自然习性启迪孔子明白了很多道理,而后成就了《论语》。
       堂屋:堂屋,也叫正屋或中堂。是家庭祭祀、婚嫁、喜庆等活动典礼仪式的场所;也是家庭讨论重大事情的场所。
       外地祠与堂的区别很明显:“奉先有祠”,“起居有堂”。祠是祭祀祖先的场所,堂是日常生活的场所。一般不在起居生活的场所祭祀祖先。随州各姓氏也建祠,但祠与堂的区别较模糊,祖先灵位可供在家庭中堂上,可以在家里祭祖。由此可见,随州祭祖更人性化一些。
       朋友们知道神案上这个金属磬是做什么用的吗?是请祖先吃饭用的。祭日或逢年过节,早、晚祭祖随州民间称“叫饭”。祭祀的饭菜摆好了,点燃香烛,请祖先入席,以敲磬为号,早晨敲三下,晚上敲四下。这是随州地区民间家祭 “朝三暮四”的礼制。
       中堂上挂的是明玉珍像,是韩国明氏宗亲会带回来的。两边的对联:“太平读史明事理,乱世挥戈定江山。”是对明玉珍一生的真实写照。
       日月轮回,生生不息,易经大道也。匾额“日月堂”暗含一个“明”字。“明”字在这里既是姓氏,也是宗教信仰,明玉珍一生信仰明教。堂屋是家人日常生活的场所,“一生使用善良,世代耕种心田。”“传家后道是宝,处世率真为经。”“耕地护山田木是果,少言多行口止为足。”这些抱柱联和墙上挂的“敬、和、俭、静”四个大字是家训,是家族对成员们的教育和要求。
      文武堂:这里是私塾教室,因为当年明玉珍既学文又习武,供奉的不仅是文圣孔子,还有武圣关公,所以取名“文武堂”。圣像两边的对联:“学文做人,习武止戈”。是明玉珍当年的誓言,后来为了这句誓言,他一生鞠躬尽瘁。
       农具屋:这里摆放的是传统的农耕工具,亲近它们可以聆听先人们的劳作响声,追寻流逝的岁月。
       青林寨:青林寨位于明玉珍故居东南方的青林山顶。西汉末年,即公元22年,山下人陈牧、廖湛聚众起义,组建平林军,始建青林寨。元朝末年,即公元1350年,天下大乱,为保境安民,明玉珍聚义青林山。翻新加固青林寨,作为屯兵据点。
       当地农民先后两次聚义青林寨,从青林寨出发,推翻了两个朝廷,却没有改变农民苦难的命运。悲壮的血泪化为满山的石头,随便拾起一块都能看清当地人们不屈不挠的精神。山寨废墟昭示着沧桑,它是陈牧、廖湛、明玉珍等当地人,世世代代与命运抗争的丰碑。走近青林寨,感受历史的真实,如品陈年老酒,回味无穷。




 

来顶一下
返回首页
返回首页
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
推荐资讯
随州“天书”亮相图书城
随州“天书”亮相图书
随州远古棋“复活”    益智休闲备受青睐
随州远古棋“复活”
随州岩画文化探考: 随州“仙人棋”岩画   棋文化源自随州的物证
随州岩画文化探考: 随
随州鸡血红碧玉艺术品鉴赏
随州鸡血红碧玉艺术品
相关文章
    无相关信息
栏目更新
栏目热门
关于我们 | 广告服务 | 网站地图 | 随州编钟报社 | 法律顾问 | 友情链接 | 技术支持:清华网络
网络经济主体信息
主办单位:随州编钟之声报社 随州都市网
新闻热线:0722-7117922 广告、服务热线QQ:1254373707
举报电话:0722-7117922 举报邮箱:1254373707@qq.com
本站由随州编钟报社版权所有,未经本站书面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。
网站备案号:鄂ICP备09003029号-8 技术支持:随州清华网络

鄂公网安备 42130202001923号